期刊简介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是由中华医学会主办、1992年创刊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已故卫生部长陈敏章为杂志题写刊名。其前身是1987年创刊的《中国放射肿瘤学》杂志。本刊是国内放射肿瘤治疗学专业权威性期刊,以肿瘤放疗临床、肿瘤临床放射生物、肿瘤临床放射物理、热疗学为主要内容,以中、高级临床医生及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现为双月刊,大16开本,正文80页。多年来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现辟有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腹部肿瘤、生物•物理•.技术(专论、论著、短篇论著、综述)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放射肿瘤学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03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30/R

邮发代号: 82-24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放射肿瘤学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030/R
  • 国内刊号:11-30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6年第5期文章
  • 放疗网络系统的研制和应用

    目的研发放疗网络系统.方法放疗网络采用局域网、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以SQL-Server2000为数据库服务器,使用Delphi6.0语言编写,整个系统基于PACS来开发.用Dicom3.O、DicomRT协议和FTP软件传输不同设备间的资料.结果该系统包括放疗管理软件、PACS系统、TPS系统和治疗机系统四个部分.结论该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是科室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徐志勇;傅小龙;宋亮;陈效华;孙凯 刊期: 2006- 05

  • 143例脑胶质瘤立体定向加常规放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采用立体定向放疗与常规放疗结合治疗胶质瘤,分析其疗效并探讨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43例脑胶质瘤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放疗与常规放疗相结合方法.立体定向放疗针对GTV追加剂量,5~7Gy/次,共5~7次.常规放疗主要针对亚临床病变,一般剂量为50Gy.寿命表法统计生存率.结果全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KPS评分为81±9,与术前的71±9比较有明显改善(t=5.98,P<0.01).CR39例(27......

    作者:曹永珍;姜炜;吕仲虹 刊期: 2006- 05

  • 抑制PI3K/Akt提高药物对HeLa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抑制I3K/Akt提高多烯紫杉醇和顺铂对HeLa细胞放射增敏作用,探讨PI3K/Akt在多烯紫杉醇和顺铂放射增敏中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La细胞,应用MTT测定多烯紫杉醇和顺铂对HeLa细胞半数抑制率(IC50).应用药物(IC20)单独及联合LY294002作用24h后X线2、3、4、6、8Gy照射.计算细胞克隆存活分数,多靶单击模型拟合曲线并计算Dq、D0、SF2值和放射增敏比(......

    作者:夏曙;于世英 刊期: 2006- 05

  • 转移及复发性骨肿瘤的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初探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转移及复发性骨肿瘤的技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4例转移及复发性骨肿瘤患者行肿瘤内125I粒子植入治疗,粒子植入数目为3~145颗,粒子活度为18.5~29.6MBq(0.5~0.8mCi),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115~145Gy.术后行质量验证并观察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随访7~29个月(平均12.4个月).125I粒子治疗90%肿瘤靶体积接受的小剂量(D9......

    作者:朱丽红;王俊杰;袁惠书;冉维强;刘江平;田素清;李金娜;姜伟娟 刊期: 2006- 05

  • 食管癌术后预防照射范围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和分析食管癌术后预防性放疗中照射野范围大小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102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放疗50~60Gy病例进行分析,大野组(43例)照射范围为双锁骨上区、全纵隔、吻合口及胃左区;小野组(59例)照射范围根据病变部位不同而不同:胸上段食管癌为食管瘤床、双侧锁骨上区、上中纵隔,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为食管瘤床上下各扩大5cm及纵隔淋巴结引流区(不包括胃左区),胸下段食管癌包括瘤床、隆突下淋巴结区及......

    作者:乔学英;周道安;蔺强;高献书;周志国;王薇;张钧 刊期: 2006- 05

  • 122例鼻咽癌单纯根治性调强放疗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单纯根治性调强放疗初治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22例患者中,Ⅰ期11例,Ⅱ期34例,Ⅲ期62例,Ⅳa期15例.调强放疗计划与实施由PEACOCK系统完成.鼻咽大体肿瘤体积(GTVnx)处方剂量68Gy分30次;颈部转移淋巴结(GTVnd)60~66Gy分30次;临床靶体积1(CTV1)60Gy分30次;临床靶体积2(CTV2)54Gy分30次.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和局......

    作者:赵充;卢丽霞;韩非;卢泰祥;黄劭敏;林承光;邓小武;崔念基 刊期: 2006- 05

  • 90例食管癌全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常规分割、后程加速超分割及全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胸中下段食管中分化鳞癌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3个组:(1)常规分割(CF)组,2.0Gy/次,1次/d,5d/周,总量70Gy;(2)后程加速超分割(LCAF)组,先常规分割放疗40Gy,后1.5Gy/次,2次/d,间隔>6h,5d/周,加量至70Gy;(3)全程加速超分割(WCAHF)组,1.5Gy/次,2次/d,间隔>6h,......

    作者:杨海华;王建华;丁维军;胡炜 刊期: 2006- 05

  • 一种简单调强放疗技术应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目的介绍一种简单调强放疗技术(sIMRT).方法sIMRT技术是指单射野的子野数目平均≤5个、子野面积≥10cm2、子野照射机器跳数≥10MU的调强放疗技术.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计划设计和治疗实施环节与IMRT相同,但考虑到其子野面积和子野机器跳数已接近三维适形技术(3DCRT)的相应值,其计划验证环节可与3DCRT相同.该技术的应用过程和应用效果用1例直肠癌病例做了演示.结果对于直肠癌,sIM......

    作者:耿辉;戴建荣;李晔雄;张可;王绿化 刊期: 2006- 05

  •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探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规律.方法搜集初治鼻咽鳞癌315例,全部行常规鼻咽部MRI平扫及增强检查,采用2003年RTOG推荐的头颈部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分区标准.结果315例中254例淋巴结转移,跳跃性淋巴结转移4例.254例转移淋巴结中,81例仅左侧转移,72例仅右侧转移,101例为双侧转移;73例仅咽后淋巴结转移,21例仅有颈淋巴结转移,160例为咽后及颈淋巴结均有转移.原发肿瘤单纯累及顶......

    作者:丁忠祥;梁碧玲;沈君;孙颖;宋亭;陈健宇 刊期: 2006- 05

  • 术后放疗在伴有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T1~T2期乳腺癌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T1~T2期伴有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接受术后淋巴引流区放疗后的淋巴结复发率和胸壁复发率,并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与复发率的相互关系.方法320例的中位年龄44岁(26~72岁),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清扫腋窝淋巴结中位数8个(1~24个),淋巴结转移率中位值为25%(5%~100%).术后行同侧内乳和锁骨上淋巴引流区放疗,中位剂量50Gy分25次.结果中位随访期93个月(7~205......

    作者:周卫兵;冯炎;陈佳艺;邵志敏 刊期: 200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