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是由中华医学会主办、1992年创刊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已故卫生部长陈敏章为杂志题写刊名。其前身是1987年创刊的《中国放射肿瘤学》杂志。本刊是国内放射肿瘤治疗学专业权威性期刊,以肿瘤放疗临床、肿瘤临床放射生物、肿瘤临床放射物理、热疗学为主要内容,以中、高级临床医生及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现为双月刊,大16开本,正文80页。多年来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现辟有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腹部肿瘤、生物•物理•.技术(专论、论著、短篇论著、综述)等栏目。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放射肿瘤学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3030/R
- 国内刊号:11-30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立体定向放射结合介入治疗腹膜后转移癌
于金明;谢印法;于甬华;郭守芳;于竹成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介入治疗, 术后转移, 晚期肿瘤患者, 剂量, 腹膜后转移癌, 腺癌, 丝裂霉素,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 动脉灌注化疗, 腹腔动脉, 影像科学与技术, 常规外照射, 生物医学工程, 靶区, 阿霉素, 现报道如下, 组织损伤, 肿瘤供血, 症状
摘要: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影像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于甬华) 随着晚期肿瘤患者的增加,临床工作中可遇到许多腹膜后转移的恶性肿瘤(主要是腹膜后淋 巴结转移癌)。以往这部分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全身化疗,肿瘤缓解期短,缓解率低,严重影 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它是肿瘤医生积极探讨的重点。笔者从1997年8月至1999年10 月,共收治各类腹膜后转移癌31例,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介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31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7例,年龄32~69岁,中位年龄47.9岁。 其 中胃腺癌术后转移13例,胃未分化癌术后转移7例,结肠腺癌术后转移6例,胰腺癌术后转移 3例,食管下段鳞癌术后转移2例。所有病例均经腹部B超、CT或MRI检查诊断。治疗前症状分 布中,腹胀19例,腹痛15例,腰背部放射痛12例,体温升高3例,无症状10例。1.2 方法:本组先行腹腔动脉灌注化疗(TAI),采用右侧股动脉Seldinger技术穿刺,插 入长1.22~1.83?m的导管,经造影证实导管头位于腹腔动脉(主要是腹腔干肿瘤供血枝) ,根据病理类型给予灌注化疗。鳞癌给予顺铂 60?mg,阿霉素 60~80?mg,丝裂霉素10 ~20?mg;腺癌给予亚叶酸钙 300?mg,氟尿嘧啶 1?000~1?500?mg,顺铂 60~80?mg ,阿霉素 60~80?mg(或丝裂霉素10~20?mg)。TAI后或2次TAI之间给予立体定向放射治 疗,适应证及靶区设定和剂量学由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小组集体决定。在立体定位箱内行CT定 位,连续扫描,扫描层厚4?mm。三维治疗计划系统 规划靶区,计算剂量。圆筒形准直器, 75%以上的等剂量线包绕靶区,边缘剂量每次5~6?Gy不等。6?MV X线等中心非共面旋 转照射,隔日1次,常规外照射DT40?Gy后补量2~3次;以前未行外照射的7~8次 ,总剂量DT35~45?Gy。在尽量避免正常组织损伤的情况下,选用5~6条弧,总度数 要求300?rad。TAI 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间隔为2周。
友情链接